• 點擊可以放大
    點擊可以放大

曾大舉公公廳祖塔


民國1
02(公元2013年)成立

祭祀公業法人桃園市曾大舉公

管理人:曾發淵   0965 250 925
總幹事:曾憲鄰   0919 261 787
地址    :桃園市新屋區忠恕路27號
 

曾大舉公公廳祖塔建築沿革史

曾大舉公於公元1733年渡海來臺,時年14歲,墾荒耕地有成,於公元1780年買下93番地設立簡易公廳,時年61歲。

◎清光緒29年翻修,以泥磚建築體。
◎民國40年(公元1951年)再翻修,以紅磚建築體,再建祖
  塔,於民國43年(公元1954年)完工
◎民國 72年(公元1983年)盛大改建公廳為現有樣貌。
◎民國108年(公元2019年)盛大改建祖塔為現有樣貌。

 

曾大舉公忠恕堂公廳、宗聖祖塔 

桃園縣新屋鄉,下埔村曾氏,祖籍廣東省惠州府陸
 
豐縣西山寨。
 
開臺祖曾大舉公於清雍正11年(公元1733年)與叔父
 
曾純運公、曾純福公及幼弟曾大毅公一起渡海來臺
 
,初居於今永興村大牛欄,後在埔頂開墾,公廳(祖
 
堂)初建於公元1769年(清朝乾隆34年)為簡易茅屋式
 
公廳,位址在下埔村。曾氏大舉公宗族裔孫曾於日
 
治36年(公元1903年)將原有之茅屋式公廳改建
 
為瓦房。民國40年(公元1951年)8月,又有第二次
 
重修公廳堂之舉。目前公廳樣,在國72年(公元
 
1983年)改建,民國74年(公元1985年)3月竣工。
 
曾氏大舉公裔孫家族另於民國43年(公元1954年)在
 
下埔村興建完成「宗聖祖塔」一座。現狀保持完整
 
,並仍具家族祭祀功用。
 
 
 
曾大舉公公廳建築特色
 
 
鋼筋水泥建之仿三合院建築,五開間,除正門外,
 
正身左右各開一側門。整體建築採用大量彩繪以增
 
加美感,屋頂為琉璃瓦,屋脊並做有剪黏。
 
 
 
環顧曾大舉公公廳
 
 
門匾為石刻金字,題有堂號:忠恕堂
 
兩側右聯:父子贒聲同學著。
 
兩側左聯:公孫相業兩朝榮。
 
 
正身青龍邊側門,上有彩繪題字:清風
 
兩側右聯:孔門學聖懷三事。 
 
兩側左聯:魯國封公顧兩朝。
 
 
正身白虎邊側門,上有彩繪題字:明月
 
兩側右聯:學聖家聲流島嶋。
 
兩側左聯:名贒世系溯南豐。
 
 
祖堂前四石刻龍柱,
 
中右柱:忠惟竭盡我能 修身齊家治國。
 
    中左柱:恕乃宏揚人道 推己愛物法天。
 
    右柱  :起自山東武城 一脈傳孝道。
 
    左柱  :藩於瀛海文公 九派盡忠良。
 
 
右房橫聯:公侯繼世
 
    右聯:東作地利家聲遠。
 
    左聯:西城人和世澤長。
 
 
右房橫聯:聖贒傳家
 
右聯:大學十章能治國。
 
左聯:孝經一冊可傳家。
 
 
進入祖堂內,環觀四面對聯。
 
 
  右石柱:春露秋霜正蘊藻 流芳蘋蘩煥彩。 
 
  左石柱:左昭右穆喜宗支 蕃衍靈爽憑依。 
 
  右面牆:始姓太子巫 巫生孫鄫 萊蕪封侯郕國封
 
          公 公侯繼世
 
  左面牆:初居魯武城 城立學校 東廡有贒西配有
 
          聖 聖贒傳家 
 
 
 
宗聖祖塔介紹 
 
入塔大門
 
   右聯    :萬里山明朝北斗
 
   左聯    :千重水秀耀南星
 
塔前右梯:彌高彌堅 長懷祖德
 
塔前左梯:勿忘勿助 永繼宗風
 
 
塔位:民國四十三年歲次甲午建設
 
 渡臺創基顯祖考大舉曾公妣吳氏媽太傳下共同之位
 
      四大房子孫奉祀
 
 
   塔位橫聯:宗聖祖塔
 
    右柱聯 :宗德崇高如寶塔
 
左柱聯 :聖恩浩蕩沐薰風
 
右聯   :大孝傳家詩書維美
 
左聯   :舉東啟宇鐘鼎長存
 
右護聯 :酧祖德
 
左護聯 :報宗功

 

祭祖禮儀介紹
 
公廳為宗廟外觀緣由:見“杏壇聖蹟”曾氏族
 
一世祖曾參歷代謚封:唐高宗總章元年加
 
贈‘太子少保從祀廟庭唐睿宗太極元年加
 
贈‘太子太保’;唐玄宗開元八年配享孔子二
 
十七年(元739年)追封‘郕伯’;宋真宗大中
 
祥二年(元1009年)加封‘郕侯’;宋徽宗政
 
和元年改封‘城侯;南京度宗咸淳參年加封
 
郕國公升配享;元文帝至順元年加贈‘
 
聖公’;明嘉靖九年(元1530年)改稱
 
宗聖曾
 
 
公廳拜祖先順序:(由祭祖禮儀師十八世弟子曾明提供)
 
1. 曾大舉公公廳主爐。
 
2.       曾氏魯國堂聯合主爐。
 
3.       拜觀音。
 
4.       往外拜三官大帝。
 
5. 返回拜主爐,昭告祖先。
 
 
祭祖注意事項:
 
a. 須先將香插妥主爐後,才能昭告祖先。
 
b. 燒香插爐用1柱或2柱或5柱香,不可用3柱
 
   香(咒誓用)
 
c. 需用左手插香。
 

 

 “過房書”
 
    自古以來,人們以傳宗接代為職志,當無法圓
 
    滿傳承時,通常會在近親或宗親間選擇領養兒
 
    子,撫子繼嗣。曾氏忠恕堂大舉公宗族自各家
 
    譜記載世系表上,明顯可看出農業社會時期,
 
    同宗同代領養風氣頗為盛行。
 
 
   領養手續:
 
    當決定領養,恐口無憑必須先立“過房書”並
 
    昭告祖先,於祭拜後將“過房書”燒於香火爐
 
    ,以示隆重確立;更需善加愛護,盡撫養、教
 
    育責任,以傳家繼嗣,繁榮宗族;若不立“過
 
    房書”,不善加愛護,不盡撫養、教育責任,
 
    不以繼嗣為目的,將可不被承認領養手序,當
 
    然也可選擇失效;但必須昭告祖先,請示祖先
 
    ,獲得祖先同意後,方可修正。

 

曾氏忠恕堂大舉公公廳具專業祭祀禮儀師
 
 
 
 

 

    族譜數位化

 

 
  鄫國131代曾氏74派西山18世曾經理 2017.03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