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點公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曾蒧(〈論語〉中為“點”),孔子學生。 據〈史记〉仲尼弟

子列傳七载:“曾蒧字子皙,侍孔子,孔子曰:‘言爾志'。蒧

‘春服既成,冠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浴乎沂,風乎舞雩,

詠而歸’孔子喟爾歎曰吾與蒧也!'”,蒧以孝著稱,是孔子

精通六藝的72名弟子之一。據〈史記〉仲尼弟子列傳七載:“曾

蒧字子皙,侍孔子,孔子曰‘言爾志'。蒧曰‘春服既成,冠者

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浴乎沂,風乎舞雩,詠而歸'。孔子喟爾

歎曰‘吾與蒧也!'”,蒧以孝著稱,是孔子精通六藝的72名弟子

之一。 生于周景王丙辰年(公元前545年)九月十四日,殁年失考

生於周景王丙辰年(公元前545年)九月十四日,歿年失考。葬

東濟寧州嘉祥县城南40里之南武山。葬山東濟寧州嘉祥縣城南

40里之南武山。清乾隆二年(1737年),其后裔奉旨重修坟墓,

設祭祀生一名,每年祭祀均有常典。清乾隆二年(1737年),其

後裔奉旨重修墳墓,設祭祀生一名,每年祭祀均有常典。配上官

氏,夫妻合葬。配上官氏,夫妻合葬。生一子,即曾参。曾點在

今山東曲阜孔廟與孔子之父叔梁紇,顏回之父顏無繇,孟子之父

孟孫激一同供奉專祠祭祀。曾點在今山東曲阜孔廟與孔子之父叔

梁紇,顏回之父顏無繇,孟子之父孟孫激一同供奉專祠祭祀。

 

 

曾點公 
春秋末年魯國南武城(今山東平邑)人。曾參之父。先祖是夏朝少康子曲烈的後代,曲烈封于曾(今山東臨邑市西南),西元前557年莒滅曾。曾世子巫公逃奔魯,三傳至曾點。點喜歡彈琴唱歌。信奉儒學。崇拜孔子,父子同師孔子,學習儒家學說,並付諸實踐,但未與孔子周遊列國。他痛恨當世禮教不行,立志改變現狀,孔子認為他是有進取心的狂放之士。教子有方,成效顯著,有人告訴他妻子說他兒子曾參在外邊殺了人,他妻子仍然織布,不理會報信的人,相信自己的兒子不會幹此事。一次曾參鋤瓜,誤斷瓜根。他把兒子打得休克在地,兒子醒來,無怨言還問他是否因教育自己,而損傷了身體,他隨後操琴唱歌,以示身體健康。曾參學有成就和他的教育有密切關係。被後人稱為教子有方的典型。東漢明帝永平-五年(公元72年)受到祭祀。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(公元739年)封為“宿伯”。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(公元1009年)改封為“萊蕪侯”;宋度宗鹹淳三年、(公元1267年)以“萊蕪侯”從祀孔子。明英宗正統三年(公元1438年)進為公爵。